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是指由电视台或其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制作的,借助于电子与数字技术手段,运用声光效果、时空转换、视觉造型等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广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赛、竞猜、资讯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整体,用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与休闲娱乐需求的电视节目形态。[1]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自1958年与中国电视事业相伴诞生以来,其发展走向大致可概括为人文化、平民化、本土化。 一、人文化走向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人文化走向,指的是电视娱乐节目对精神向度、文化品位、审美价值的一种追求取向。
电视娱乐节目曾一度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从而导致节目人文元素的缺失。在一些电视娱乐节目中,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片面强化与突出了以感官刺激为主的游戏功能。文化被娱乐化了,而娱乐又被商业化了。“电视大众文化在物质话语僭越的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稀释、消解着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以商业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着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以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抗着高雅文化的个性、独创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划的虚假性拆解着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断的真实性和深沉感;以享乐性、消遣性置换着高雅文化的启蒙性、先驱性。”[2]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人文化走向主要体现在观众本位传播观的确立。“受众本位与传播者本位不同,传播者在参与传播过程中主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来确定传播的目的、步骤以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并以受众受传的实际状况作为评价传播得失的标准。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关系中,受众是传播者服务的对象。”[3]电视娱乐节目要不断强化对观众的服务意识,在节目中以人为本,尊重观众,为观众着想,满足观众的心理与审美需求。 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旨归,电视娱乐节目在当今中国社会有着其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它有理由、有责任回归观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与实践以人为本的娱乐理念。这是一种实质性的倡导与实践,具体表现为不仅仅让电视观众有收看电视节目的选择权,与电视节目制作者的浅层次互动权、参与权,更在于获得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否则便难以摆脱一方面在观众的娱乐需求下催生了大量的电视娱乐节目,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观众不满与谴责的尴尬处境。
事实证明,娱乐传播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片面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片面讲娱乐另一极端。“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4]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5]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应该看到,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将知识与娱乐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家庭梦想”“场外求助”等形式,将“知识就是财富”“竞争与合作”“亲情与爱心”等正面理念灌注到节目中,虽然仍难掩商业色彩,但毕竟在电视娱乐节目提升人文品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东方卫视2008年4月2日启动的电视游戏节目《加油!2008》集竞技元素与人文元素为一体。该节目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电视节目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教育。节目历时3个月,共为地震灾区重建校园筹得善款5.3余亿元。 二、平民化走向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平民化走向,主要体现为一种以选取平民视角、反映平民生活、满足平民需求为基本特征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发展走向。
当代文化格局呈现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态势。而大众文化的兴盛就在于其平民性,它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普通文化、庶民文化,它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平民情结。 而纵观一些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明星逐渐退居二线,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从“明星表演”的电视综艺节目阶段,到“明星+游戏+平民有限参与”的电视游戏节目,再到“平民游戏+重奖”的电视益智节目,一直到方兴未艾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观众的角色从被动欣赏——有限参与——深度参与——主动参与并担当评判,普通人逐渐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角。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娱乐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一直有着平民化的气质:一方面表现为节目呈现的是明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另一方面呈现在选题上将“艺术人生”解释为“艺术的人生”。于是,一个普通的音乐老师、一个民间艺术家、一个作品的幕后人物,都有可能成为《艺术人生》的嘉宾。
中央电视台的才艺选秀类电视真人秀节目《非常6+1》、《星光大道》等为占观众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打造了众多草根英雄和民间偶像,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积极参与。
与其他电视节目形式相比,电视娱乐节目“更强调的是‘参与’与‘唤起’,包括亲身‘参与’或‘想象性’参与,从而‘唤起’愉快的情绪”[6]。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普通观众参与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强化了人际传播,真正与观众交流,把电视传媒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多向传播。作为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主打的一档日播电视娱乐节目,《金海岸快乐七点档》在半小时的时间中,关注某个平民话题,譬如针对保姆问题的《保姆生病记》、称颂社区建设的《爱心家园》、呼吁善待老人的《回家》等。而这些话题的表现形式又是丰富多彩的,譬如《保姆生病记》采用的是半小时的小品短剧、《爱心家园》则是用小品加上歌曲,其他的主题还融入了魔术、杂技等特色节目元素。
电视娱乐节目要实现平民化的诉求,加强节目传播的互动性是一个重要的路径。互动性实质上是指在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过程中传者与观众的合作、交流,共同实现传播的目的。互动性是现代意义上电视娱乐节目的最主要特征,是现代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节目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节目的一道分水岭,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节目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必要条件。传统电视娱乐节目形态那种被动的收视行为,由于互动元素的引入而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参与行为。观众可以参与并影响节目,观众本身是现代意义上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构成元素之一。
三、本土化走向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本土化走向,简单说来,就是依据中国本土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与实际需要,策划、制作、传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
要实现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本土化传播,就要充分认识到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元素的价值。本土化元素是本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具体而集中的反映,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7]
首先,本土化元素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差异化竞争的根本。差异化竞争本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术语,意指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自己不同于其他对手的特点,从而在竞争中保有难以企及的优势。对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而言,由于收视主体是本土观众,存在明显的共同文化心理,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往往采取本土贴近策略,因为在本土传播中,内容与形式既是本土特征的体现,又是取得传播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其二,本土化元素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区域化营销的关键。电视娱乐节目既有产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但电视娱乐产品转化为电视娱乐商品的前提是能够被目标观众所接受。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并不是观众越多,价值就越大。市场的逻辑是:区隔越明显,越有针对性,其价值才越大。顺理成章,对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而言,获得最大化市场价值的路径之一,就是在中国本土区域内最广泛人群的占据与明显区隔人群的最大化占据。中国本土观众的共性是客观存在的,把握共性,表现特色,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才会有所作为。
其三,本土化元素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本土文化传承的重点。本土文化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灵魂与根基所在,也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特色化的源泉。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亦有传承本土文化薪火、构建本土文化特色的责任。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本土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扬弃的动态过程。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不是与历史的割裂,而是深入发掘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现代文化内质,吸纳现代文化信息,增强其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与中国本土文化一样,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也不是一个封闭的、停滞的概念,而是一个流动着的、发展着的概念。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体现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形式、品质等多个方面。
电视娱乐节目形态要发展,就应致力于实现本土化传播。中国内地相当数量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起源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中国内地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是从模仿境外节目形态开始的,有些节目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模仿痕迹。那种不顾中国国情与老百姓的收视心理,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的做法,只会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入死胡同。随着境外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不断引入,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必须要迎接挑战,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民间文化资源,加快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本土化进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只有立足于中国文化,充分研究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与接受心理,致力于打造适合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品质,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摒弃了国内外同类节目浓厚的商业味,虽同以重奖为刺激点,但根据中国观众审美心理与收视习惯,融入本土元素,加强了对亲情和人情的展现,“家庭梦想”与“公益热情”成为节目的主导元素。更为可贵的是,这档节目并没有囿于传统亲情的层面,而是直接参与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社会化模式的转型,“在节目导向上向主流意识靠近”[8],倡导的理念是:只要你有足够的智力、勇气、运气,为什么不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不为家人与需要帮助的人挣到想要的东西呢?
湖南卫视2005年开播的《超级女声》既借鉴了《美国偶像》“平民路线”“零距离”“低门槛”“演播室前移”“观众投票定胜负”等基本元素与结构方式,又结合本土元素进行了创新,譬如:《美国偶像》更强调淘汰的残酷性,展现人性的阴暗面;而《超级女声》则增加观众投票挽救淘汰选手的环节,引入了温情元素。《超级女声》开播仅两个月即创下极高的收视率,被《新周刊》推出的“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超级女声》的成功,是与其成功的本土化策略分不开的。
在模仿境外电视剧节目形态的过程中,中国内地电视剧创作者越来越注意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尤其是中外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传统之间的差异,注意到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模仿剧本土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2001年播出的20集电视系列剧《永不放弃》在模仿美国电视系列剧《急诊室的故事》的形态的同时,就注意到中国文化的特点,设计了许多中国人熟悉的情节:中年夫妇的婚姻危机、年轻的女性第三者、摇摆不定的男人最终回归家庭等;在面临个人情感与社会规则的冲突时,该剧最终还是让男主人公遵从了中国式的社会规则。
2004年播出的32集电视系列剧《好想好想谈恋爱》虽然模仿了美国电视系列剧《欲望城市》的节目形态,但在本土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正如导演刘心刚所说的那样:“《欲望城市》是一部符合美国国情的片子,里面涉及了很多‘性’话题。这一点在我们的片子里就不会有过多直接的展现,我们要考虑到国情,我们重点已由‘性’转到‘情’上,是在谈情。”[9]
2008年9月28日至10月20日,湖南卫视推出了根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季播电视剧《丑女贝蒂》翻拍的43集电视剧《丑女无敌第一季》。这也是中国内地首次购买国际版权进行本土翻拍的季播电视剧目,在电视剧市场一度迎来收视热潮。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基于本土化原则的对国外成功节目形态移植规律的清晰认识与科学模仿。为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湖南卫视对剧情乃至主角形象都进行了大胆的本土化改造,以使节目风格类型与湖南卫视这一播出平台的特质相匹配。
事实一再证明,海外电视娱乐节目形态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须臾离不开本土化这一过程。
注释: [1] 孙宝国:《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2] 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4] 刘智:《新闻文化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5] 杨峭立:《论传媒文化的精神品格》,载《光明日报》2005年4月11日。
[6] 张国良、黄芝晓主编:《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7] 孙宝国:《试论区域性电视节目元素的内涵与价值》,载《电视研究》2006年第9期。
[8] 胡智锋:《电视审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9] 潘昕:《“克隆剧”也看会抄不会抄,业内人士称无伤大雅》,载《新闻午报》2005年2月24日。
(作者系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博士)